11月7日,《“十三五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》出台。环监司有关负责人介绍,根据方案,“十三五”期间环境监测质量力求取得多方面突破。据悉,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和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已基本建成,土壤环境监测网尚在建设过程中。
环境保护部7日公布了《“十三五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》等文件。环保部环境监测司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解读。
减少人为干预监测数据
环监司有关负责人表示,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制机制上存在“考核谁、谁监测”现象,地方环保部门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”,在各种考核压力下,行政干预数据质量的冲动较大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表示,对个别地方人为干预环境监测数据的现象,需要从制度和环境素质两方面进行改善,保证数据权威性。
根据要求,到2016年11月底,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事权全部上收至国家,1436个国控站点全部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直接管理,并委托社会监测机构运行维护。截至11月6日,交接工作已基本完成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傅德黔说,明年还将给空气监测站点安装探头。
建成全国统一的环境监控体系
环监司有关负责人介绍,根据方案,“十三五”期间环境监测质量力求取得两方面突破:
——管理方面,通过完善法律规章、转变体制机制、加大质量检查和惩处力度、加强信息公开等措施,保障监测数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,使评价和考核用国控环境空气、地表水、土壤以及县域生态考核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准确可靠,满足环境管理需要;
——技术方面,构建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规范体系(覆盖环境空气、地表水、土壤等环境要素)、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,以保障质量监测数据的科学性、可比性和准确性。
至“十三五”末,全面建成环境空气、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,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,保障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用数据质量。
时间表已经明确
这位负责人说,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和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已基本建成,土壤环境监测网尚在建设过程中。
方案针对不同要素监测质量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年度工作目标:
一是环境空气:2016年底完成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436个国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事权上收,建立气态污染物标准溯源体系和颗粒物比对监测体系,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运行管理制度,建立数据质控体系及仪器参数变化预警体系。
二是地表水:2016年底,出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规范性技术文件,制订地表水手工和自动监测质量监督检查方案。2017年起,逐步完善地表水和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质控技术体系,组织开展质量监督检查活动。
三是土壤环境:2016年确定土壤网点位布设方案,启动网络建设。2017年形成基本监测能力,建立土壤样品采集、制备、分析、数据审核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,其后不断完善。